您的位置:首页 > 学人著述 > 历史学 > 正文
文献辨伪与“新文化运动”
时间:2018-11-01   来源:本站

  《民国文献辨伪学研究》一书,在省社科基金“博士扶持项目”(2013BS25)的基础上修订而成,又得我院“出版资助”,于2018年5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共9章,逾30万字。该书与作者此前的《清代文献辨伪学研究》(人民出版社2012年)时代相继,内容关联,堪称“姊妹篇”。
  
  民国时代,旧文化“解构”运动来势汹汹,新文化“建构”思潮此起彼伏。顾颉刚、胡适等民国学者,基于为破解“世纪命题”的文化自觉,围绕“文献辨伪”而上下求索,前后历时十余年。这场以“古史辨”运动为代表的文献辨伪,其风头之盛、气势之足,古今学林鲜有能出其右者。
  
  自当时,以迄于当下,有关评述次第刊行,见仁见智,褒贬不一。作者在全面回顾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围绕“辨伪”与“证真”,综合运用多种理论方法,从文献辨伪与时代变迁、文献辨伪与社会发展、文献辨伪与文化转型等关联互动的角度,探究民国学人如何在文献辨伪活动中,贯彻其融合古今、贯通中西的“文化自觉”。这其中,有关“文化结构”与“文化建构”、“文化革命”与“文化革新”、“文化承接”与“文化嫁接”等辩证关系的论述,均为此前同类论著所鲜见。
  
  该书是“新文化运动百年祭”序幕揭橥之际,一部足够冷静、也足够深刻的学术新著。
  
  作者认为,民国时代的文献辨伪,既非单纯的文献整理问题,也非单纯的学术思想问题。在思想上,它是叛逆与救赎之间的博弈;在理论上,它是技法和心法之间的纠结;在方法上,它是证真与证伪之间的彷徨。
  
  亦言之,民国时代的文献辨伪是一场影响深远、发人深思的文化运动,是一次试图沟通整合古今、弥缝中西而未竟的文化革命。认识这场声势浩大的文化运动、评估这场立意高远的文化“破坏”、接续这条已然断裂的文化传统,是一个严肃的“世纪命题”,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执笔人:佟大群)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