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社科研究 > 成果推介 > 正文
谭忠艳:文艺为人民服务,因时代而发展
时间:2022-01-1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谭忠艳

  中国共产党百年文艺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文艺事业蓬勃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文艺的力量转化为促进各项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文艺的发展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体现人民性以及时代特征,这些经验对于新时代文艺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政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其根本宗旨,领导文艺发展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责任。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各个历史时期,都非常重视文艺的作用,不断创新文艺活动的形式,丰富文艺创作的内容。在文艺创作过程中熔铸共产主义理想,通过文艺使人民群众在现实中组织起来、团结起来,使文艺工作成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过程中不可替代的独特的存在。1938年,鲁迅艺术学院在延安成立,明确提出了“艺术——戏剧、音乐、美术、文学是宣传、鼓动与组织群众的最有力的武器”,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于文艺工作的重视及领导。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毛泽东进一步明确指出:“我们要战胜敌人,首先要依靠手里拿枪的军队。但是仅仅有这种军队是不够的,我们还要有文化的军队,这是团结自己、战胜敌人必不可少的一支军队。”这说明了文艺工作的重要作用。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文艺发展的过程中,正确处理了政治立场与文化发展的辩证关系,坚持文艺作品的正确立场和政治方向,在具体实践中遵循文艺发展的基本规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百年来涌现了一批又一批经典的文艺作品,例如,《黄河大合唱》《长征组歌》《我为祖国献石油》等脍炙人口的歌曲作品;《白毛女》《兄妹开荒》《红色娘子军》等歌舞剧作品;《红旗谱》《可爱的中国》《青春之歌》《暴风骤雨》《红旗谱》等文学作品;《南征北战》《英雄儿女》《铁道游击队》《上甘岭》等影视作品。这些作品表现了人民的斗争精神以及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理想。如《红旗谱》以小说的形式生动展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伟大历程,揭示了中国农民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最终获得自身的解放。

  新时代,中国的文艺发展面临着新的形势,为了保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发展方向,必须坚持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从制度、理念以及方法层面不断强化、深化、优化。

  坚持文艺作品的人民性

  文艺创作来源于生活,人民群众的生活是文艺创作的重要来源。文艺作品的创作必须以人民为中心,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1940年,陕甘宁边区文化界救亡协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张闻天代表中共中央作了题为《抗战以来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运动与今后的任务》的报告,在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文化大众化”的建设方针。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毛泽东对于如何实现文化大众化进行了论述。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文艺工作者的文艺创作并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俯下身去”,深入到人民群众的生活中去,充分考虑创作对象的接受能力以及艺术审美水平,从而使文艺作品发挥了更大的作用。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许多作家、艺术家以及文艺工作者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深入农村、工厂、矿山,与群众共同娱乐、战斗,组织帮助群众学习文化,开展扫盲活动,创办墙报、黑板报,编演诗歌,开展歌咏舞蹈活动,出现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规模的群众文艺发展的新形势。这种群众性的文艺活动,不仅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同时发挥了政治动员的作用,为革命战争的胜利创造了条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坚持为人民群众服务,把深藏在人民身上的文化力量发挥出来,是中国共产党文艺工作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这对于新时代文艺建设的启示在于,文艺作品的创作、文艺活动的开展必须以为人民群众服务为宗旨,文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应放在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方面。文艺发展必须服务于人民,成果由人民共享。在文艺建设的过程中,只有做到以人民为中心,牢牢站稳人民立场,才能够使文艺作品更加具有代表性,形成更加深厚的力量。文艺发展要依靠人民、团结人民,激发人民群众的创新精神。中国共产党百年文艺发展的历程中,正是由于人民的参与,发挥了人民的力量,才得以蓬勃发展,并为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文艺作品体现时代特征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文艺创作应该用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观照现实生活。反映现实生活是文艺发展的重要使命,是文艺发展的时代性及针对性的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文艺作品创作,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

  比如,路遥创作的经典小说《平凡的世界》,全景式地反映了改革开放前后十年间中国城乡社会生活的巨大历史性变迁,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不朽的经典。新时代的文艺应充分体现时代性,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作为创作背景,体现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将思想性、观赏性和艺术性有机统一,充分反映新时代中国人民的审美追求。

  优秀的文艺作品以及文艺活动能够产生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积极推动文艺创新,展现文艺的活力,能够为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新时代,在文艺作品创作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从人民的角度出发,立足于时代发展,追求文艺创新,创作出符合时代要求以及人民需要的经典的文艺作品。

  (作者单位: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吉林省新时代大学生文化素养培育研究中心)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