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学人著述 > 哲学 > 正文
金代儒学研究
时间:2018-09-05   来源:院(会)网络信息处

                                                      书  名:《金代儒学研究》 
                                                      作  者:刘辉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摘要】儒学是金代国家意识形态,是金代的主流文化,对金代历史的发展有着深巨的影响。在金代的早期和中期,儒学处于普及和制度化阶段,晚期以后金代儒学才进入到学术化阶段,出现了赵秉文、王若虚、李纯甫等儒学代表人物,他们立足传统儒学,承继汉唐、辽宋儒学,有批判、有继承、有创新,形成了独具金代特色的儒家思想,在中国儒学发展史上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具体分为五个部分予以阐述:
  
  第一部分:发展脉络。金代儒学的发展经历了“借才异代”、制度化、学术化三个阶段。金太祖太宗时期为“借才异代”阶段。在这一时期异代儒士是金代儒学的承载者,金统治者借用辽宋儒学人才来帮助其完成了建国和巩固初期统治的任务。熙宗、海陵王、世宗及章宗统治前期,金代儒学开始与其政治制度全面接轨,金代儒学走向了制度化和规范化阶段,其中表现突出的是礼仪制度的儒学化、教育制度的儒学化和科举制度的儒学化。到了章宗统治后期,尤其贞祐南渡后,金代国势由盛转衰,而金代儒学则开始了新的一页,随着南宋理学的传入,金代儒学走向了学术化阶段。
  
  第二部分:学术源流。金代儒学的学术渊源自辽、唐、宋。辽代虽然以儒家思想为其统治思想,但儒学成就十分有限,辽代儒学对金代儒学的影响限于早期“借才异代”阶段。金在建国后相当长的时间里,以承辽绍唐自任,所以金人首先接受的是汉唐经学,国家教育和科举,其教材以及考试内容的选择,全宗汉唐,由于国家制度的推行,金代儒学至始至终保持着汉唐经学的特色。虽然如此,金代儒家学者对汉代经学的繁琐附会十分反感,但是对这一时期杨雄、王通儒学较为推崇,在思想上受其影响也比较深。宋代儒学在金代长期以非主流学术隐性存在,直至金统治晚期,随着南宋理学的传入,金德运之说的确定,才很快在金代知识分子中传播开来,产生了深厚影响,其统治范围或者有限,流传时间也较为短暂,但是其对金代儒学本身的影响,在某种意义上说甚至超过了汉唐经学。宋代儒学学派众多,在金代产生一定影响的主要有苏氏蜀学、王安石新学、二程洛学、朱熹闽学。从有关文献资料显示,苏氏蜀学和王安石新学,传入北方时间都比较早,但是金人对苏氏蜀学推崇有加,对王安石新学则弃而不取。对苏氏之推崇主要是由于对苏氏文学成就、人品的认可以及儒学思想本身各有契合之处,对王安石的不满,主要原因在于政治上的反感,学术上的分歧是次要原因。随着宋室南渡,二程洛学由于其弟子众多以及自身的广泛影响,在金代统治北方地区一直余绪不绝。所以二程洛学在金统治地区不仅流传时间长,而且影响也最大,金代学者对洛学的研究也最为深入。朱熹闽学传入北方时间较晚,金代学者们显然关注到了他在宋代的显赫地位,但是就其影响而言,朱熹闽学对金代儒学的影响不及二程洛学深刻。
  
  第三部分:金代儒学主要有三位代表人物,即赵秉文、王若虚、李纯甫。赵秉文在金代号为“儒之正理之主”,是金代理学成就的最高代表。他的“大中说”、“诚说”、“道论”、“天理论”都具有一定的特色。赵秉文的儒学尊崇周程二夫子,受扬雄、王通影响颇深,同时具有援佛、道入儒的特色。王若虚是金代经学成就的最高代表,《四库全书提要》评价他是“金元之间,学有根柢者,实无人出若虚右”。他的经学主要表现出揆以人情约之中道;重经而不废传;遍引诸子断以己意;依经立意崇实求真的特色。《鸣道集说》是目前看来李纯甫仅存于世的学术著作,他对心说、性说、鬼神说的内容阐述的相对较完整系统。他主张打破儒释道门户之见,将三者融会贯通,合而为一。他相信儒释道本质上是一致的,大道合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他认为大道合一应该以佛为主,以儒道为辅,大道合一理想的实现在理论上以心学为凭藉。
  
  第四部分:金代的女真人与儒学。女真教育和科举都以儒学为主要内容,儒学是女真统治者治理国家的指导思想,儒家的孝道、忠义、节烈观念在女真人中有广泛的影响,但是女真人对儒学的学术研究还停留在比较浅的层面。
  
  第五部分:基本精神。金代儒学的基本精神表现为三教合一、尚中意识,经世致用、批判精神。
  
  结语:金代儒学历经一百余年的发展,在学术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政治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社会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