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建构中国特色的自主知识体系,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研究,推动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9月25日,由吉林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社会科学战线》杂志社、长春师范大学、吉林教育出版社承办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构建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暨《社会科学战线》创刊45周年座谈会”在长春南湖宾馆召开。
来自中宣部、中共吉林省委宣传部、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的领导,中国社会科学院、《新华文摘》、吉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山东大学、河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全国50余家期刊、科研单位和高校的专家学者10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中共吉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吉林省社科联副主席,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社科联)党组书记、院长刘立新致欢迎辞。中共吉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雷振宇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宣部出版局期刊处处长杨震林讲话,祝贺《社会科学战线》创刊45周年。
《社会科学战线》主编郭永智主持《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建构的理论与实践》新书发布会,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梁讲话,吉林教育出版社社长孙昶介绍丛书出版及发行情况。
研讨会围绕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问题展开深入的理论探讨。与会专家认为这是时代发展的理论需要,也是学术发展的内在逻辑,更是社科人和学术期刊的历史使命。“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建构中国自主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最具有实质内容的,是构建各学科的学术体系。任何一门学科的实质内容、研究水平和社会功能,无不集中地体现为该门学科的学术体系。学术体系的系统性和专业性,是该门学科成熟的标志;学术体系的权威性和前沿性,是该门学科的实力的象征;学术体系的主体性和原创性,这不仅是该门学科成熟的标志和实力的象征,而且是该门学科的特色、优势和自信的体现。因此,建构中国特色的自主知识体系,应该不断地赋予各学科的学术思想、学术观点、学术命题以新的思想内涵、时代内涵和文明内涵。
研讨会围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讨论,学者们提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征程上,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使命和担当,就是以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根本使命,以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魂脉”和“根脉”,加快构建中国自主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实现中华民族“精神上的独立自主”。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在新时代的文化使命实践中,我们要总结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构建上取得的成绩、积累的经验,做好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阐释,为使哲学社会科学真正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而探索、努力,更好地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民族复兴伟业中的作用。
围绕期刊发展主题,来自全国20余家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总编辑、主编、社长围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构建的期刊使命展开讨论。与会专家认为,学术期刊在建构中国特色的自主知识体系进程中,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期刊应该以“关注时代发展、回答时代问题、推动理论研究、构建学术体系”为理论旨向,在学术传播舞台上,发好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期刊要牢牢树立引领意识,把好政治关、文字关、学术关。真正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事实出发,唯物地、辩证地、历史地看问题。学术期刊要做学术研究的引领者,推动学术生产,做高质量学术内容的生产者和传播者。学术期刊肩负学术研究和学术传播的使命,要将新的学术成果转化,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进程。
此次会议,是刊界、学界交流的盛会,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自主知识体系呈现学术积累、探寻研究路径,为深入践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提供理论智慧。未来,我们将不断与学界、刊界交流,探索学术问题、搭建学术平台、推动学术发展。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